3數位後加工
3-1局部上光
播放影片數位局部上光的黑白稿製作方法跟彩色名片合版印刷完全一樣,印刷也同樣必須選用“表面上膜的平面紙類”。
美術紙類目前只有“彩珠紙”可以在不上膜的條件下做局部上光。
數位局部上光可以打印出5條的膜面厚度,比彩色名片合版印刷的網印局部上光,可以多出2~3條的膜面厚度。
但也就因為數位局部上光會有比較高的膜面厚度,所以只有細線條或網狀的背景圖案設計,才能夠使局部上光超出印刷出血範圍。
如果使大面積的局部上光超出印刷出血範圍,就會影響到裁切分條,導致裁切偏移。
3-2 3D局部上光
播放影片3D局部上光製作黑白稿以及可以選用的紙張種類,都跟局部上光完全一樣。
3D局部上光可以打印出最高13條的膜面厚度。
關鍵是在於黑白稿的“圖案線條”跟標題文字的“筆劃粗細”。
如果完稿當中有線條或筆劃寬度小於3mm以下,系統就會自動減少光油的打印墨量,造成整個3D膜面的厚度降低。
3D局部上光完稿必須注意以下二點;
第一、必須使圖案或標題距離完稿邊界至少7mm以上。
第二、只能單面做3D局部上光,另外一面只能做局部上光,不能二面都做3D局部上光。
否則名片裁切,會讓背面凸起的3D膜面壓印到下一張名片紙的正面,造成下一張名片的紙張表面出現凹痕。

3-3局部燙金
播放影片3-3-1局部燙金
局部燙金,有『局部燙金』和『3D燙金』二種工法。
局部燙金是把金箔燙印在局部上光的膜面上,所以局部燙金一樣可以有5條的膜面厚度。
而且這兩道工法是一次同時完成,所以完稿只需要製作一張黑白稿,工資計算也包含了局部上光的工資在裡面。
燙金選用金箔顏色,必須把顏色標記在燙金工作區的名稱後面,樣本檔上面事先預設好的“金箔顏色”是可以被更改的。
除此之外;局部燙金也跟局部上光一樣,只能用於表面上膜的平面紙類,或者是“彩珠紙”(美術紙)。
其它包括完稿規則、注意事項,也都跟局部上光完全一樣。
3-4 3D燙金
播放影片3D燙金是把金箔燙印在3D局部上光的膜面上,所以3D燙金一樣可以有最高13條的膜面厚度。
其它包括黑白稿的製作,印刷用紙選擇以及完稿規則也都跟3D局部上光完全一樣。
3-5平面燙金
播放影片平面燙金是把金箔燙印在數位印刷所印出的黑色碳份上面。
所以平面燙金為了避免印出的彩色一起被燙上金箔,在工序上,必須先完成燙金之後再做彩色印刷。
而這種先燙後印的燙金工序,可以讓我們把彩色加印在金箔的表面,讓原本單一顏色的金箔可以表現出多種顏色,甚至是彩色的燙金效果。
但是反過來講;也就因為這種先燙後印的燙金工序,讓我們無法先在燙金圖案的底下做出彩色的背景填色。
這種工法,只能選擇改用局部燙金或3D燙金,經由表面上膜來跟彩色印刷做區隔。
3-6雷雕
播放影片3-6-1工法簡介
雷雕工法是用雷射直接穿透紙張,區分有『單張雷雕』和『對裱雷雕』二種工法。
『單張雷雕』簡稱『雷雕』,一張名片紙做雷雕,包括二張或三張名片紙對裱,選擇只針對其中一張名片紙做雷雕,等完成雷雕之後再做紙張的對裱,這些都算『單張雷雕』,得按『雷雕』的工資計算。
二張名片紙做雷雕,讓雷雕一次穿透二張名片紙,這種工法我們就稱它為『對裱雷雕』。
三張名片紙對裱不適合做『對裱雷雕』,一方面是因為紙張的厚度會造成紙張的剖面出現嚴重的燒焦痕跡,另一方面也會因為紙張的厚度造成紙張的剖面呈現70度的斜角。
除此之外;二張或三張名片紙對裱做『單張雷雕』,就只能做圖案或文字雷雕,不能做名片的外觀造型切割。
否則一旦完成雷雕之後就無法再做紙張的對裱。
3-6-2雷雕線條稿
『雷雕』線條稿得填上寬度0.3mm 的綠色外框線。
『對裱雷雕』線條稿得填上0.3mm 的紅色外框線。
這是因為雷雕的光束直徑就是0.3mm,所以填上0.3mm的外框線之後,就可以同時用來檢視雷雕的圖案設計或文字大小是否適當。
3-6-3雷雕圖案邊界
雷雕圖案設計必須距離裁切線至少5mm以上,以免影響到後加工的裁切與分條。但如果是做名片的外觀造型切割就可以不受限制。
3-6-4雷雕偏移
雙面印刷做雷雕,特別是二張名片紙對裱的雙面印刷做“對裱雷雕”,一定要避免做出正反面必須百分百對準的“無偏差”設計。
因為數位印刷的紙張伸縮和紙張對裱所造成的紙張偏移,無法讓二面的印紋可以精確的對準。
特別是二張名片紙對裱的雙面印刷,它的正面和背面是印在不同的名片紙上面。
所以我們只能在另外一面保留空白,或者是做成色塊填色。
3-6-5雙面雷雕
除此之外;二張名片紙對裱,不建議做出二面圖案錯開的單張雷雕,否則完成對裱之後,其中一面就會看到有另外一張名片紙對裱,所遺留下來的殘餘膠水。
3-6-6雷雕鏤空填色
二張名片紙對裱,選擇只針對其中一張名片紙做單張雷雕,當完成對裱之後,我們就可以透過雷雕鏤空的部分,看到下一張名片紙的紙張顏色。
或者是看到印在第二張名片紙正面的彩色印紋,或者是平燙的圖案設計。這種工藝我們就稱它為『鏤空填色』。
作為鏤空填色使用的圖案設計,我們可以透過複製雷雕線條稿,使用『位移複製』指令做出1.5~2mm的印刷出血範圍,以避免出現紙張露白。
但是要注意的是;鏤空填色的圖案設計,一定要距離完稿邊界至少7mm以上,否則會影響到對裱紙張的沾黏度,很容易造成紙張分離。
3-6-7雷雕寬度
雷雕的光束直徑就是0.3mm,所以就算我們使線條或筆畫的寬度超出0.3mm,雷雕打印的結果一樣會是0.3mm的寬度。
如果要想打印出更大的寬度,我們就必須把線段使用『外框筆畫』指令轉換成一個封閉的圈。
如果要讓雷雕圖案跟印刷圖案相連接時,我們必須把雷雕的路徑寬度一併考慮進去。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減掉0.3mm的路徑寬度。
3-6-8連接線
雷雕圖案設計,如果出現有以下情況時,我們就必須在適當的地方添加一條或多條的“連接線”,讓圖案保有一定支撐力,也能防止懸空的筆劃掉落。
連接線的寬度設定,一方面要考慮名片的紙張厚度,另一方面要考慮連接物件的尺寸大小。
最小的連接線寬度是0.7mm,扣除光束直徑,實際打印出來的連接線寬度就只剩下0.4mm,小於這個寬度就會有斷線的疑慮。
如果是要防止比較大的物件掉落,必須把連接線段的寬度調整到有足夠的支撐力。
3-6-9虛線的間距
雷雕打印虛線,必須是一條間斷的虛線,不能透過“樣式”設定,直接把一條線段轉換成一條虛線。
因為這種虛線,是繪圖軟體所模擬出來的,只能用在印表機或彩色印刷的完稿使用,我們只要透過“外框”預覽,就能看出它依然是一條直線段。
雷雕打印虛線,如果是做為“摺線”使用,可以使間距在2~3mm之間。
如果是作為“撕線”使用,可以把間隔縮小到0.7mm,小於0.7mm就會有斷線的疑慮。
3-7平雕
播放影片平雕工法是用雷射去除紙張表皮,深度只有0.2mm左右。
所以不管是一張或者是二張或三張名片紙對裱,平雕工資都是一樣的。
平雕完稿,所有的圖案設計都必須是一個“封閉的圈”,這一點跟雷雕正好相反。
平雕完稿一樣不能做無偏差的平雕圖案設計,必須就平雕的圖案邊緣做出至少1mm的印刷出血,或者是做成色塊填色。
點陣圖無法直接做平雕,必須轉成向量圖,或者是改用『噴點』工法。
3-8精雕
播放影片3-8-1工法簡介
『精雕』跟『雷雕』兩種工法完全一樣,差別只是使用設備的精密度不同。
『雷雕』使用的雷射頭,光束直徑是0.3mm,而『精雕』使用的雷射頭,光束直徑只有0.08mm,只相當一根頭髮的直徑,可以用來打印出更為精緻的圖案設計。
『精雕』選用的紙張厚度不能超過35條,包括平面紙表面上膜在內。
所以二張名片紙對裱只能選擇只針對其中一張名片紙做『精雕』。
精雕工法還可以透過圖層設定做出“填網”效果。
精雕跟填網這二種工法,可以在同一張完稿頁面同時完成,只按一筆『精雕』的工資計算,沒有其它額外的工資費用。
3-8-2精雕完稿
『精雕』線條稿的製作方法跟『雷雕』完全一樣。
做成完稿以後,我們只要對線條填上0.1mm的寬度,來檢視圖案的線條,或者是文字的筆劃是否適當。
除此之外;『精雕』完稿一樣要針對懸空的圖案線條或文字筆畫製作連接線。
只是連接線的最小寬度可以縮減到0.4mm。
0.4mm扣掉接近0.1mm的精雕光束直徑,實際打印出來的連接線只會有0.2mm的寬度。
所以連接線的寬度大小,最終還是要以連接物件的尺寸大小而定。
3-8-3製作填網效果(新增填網圖層)
『精雕』製作“填網”效果,我們只要在圖層選單裡面新增一個『填網』圖層。
再把作為填網使用的圖案或文字,搬移放到“填網”的圖層裡面,完稿上傳,在精雕打印的過程中,系統就會自動產生“斜狀”的填網效果。
使用者如果選擇自己製作“網點”效果,必須把網點轉換成向量圖變成一個個封閉的圈。
但是這樣的圈數,很容易就會超過一張完稿頁面“300個圈”的工資計價單位。
3-8-4適用的字體大小
文字製作填網效果,一般細黑、細圓、中黑、中圓字體,中文最小是9pt,英數最小是6pt。
粗黑、粗圓或超黑、超圓,中英文至少都要在14pt以上,而且一樣要把文字轉成曲線。
3-8-5適用紙張
製作填網效果,選用的紙張條件除了紙張厚度必須在35條以內之外,平面紙表面上膜只能選“上亮膜”,選擇“上霧膜”會出現有網孔被融化的膠膜給阻塞的問題。
3-9噴點
3-9-1工法簡介
『噴點』是採用網點打印技術,專門用於灰階的照片打印。
系統會自動根據照片上的灰階明暗,做出不同密度的噴點效果。
每個網點的直徑只有0.08mm只相當於一根頭髮的直徑。
3-9-2完稿須知
製作『噴點』效果,請準備好一張解析度300dpi/每平方英吋的彩色或黑白照片。
由於『噴點』的工資計價單位,尺寸長寬都不能超過30mm,所以必須先將照片做裁剪,裁剪之後的解析度每平方英吋一樣要有300dpi。
照片最好是選用側面45度拍攝的人像,讓鼻樑可以有稜線,正面拍攝的人臉五官比較不明顯。
